查看原文
其他

齐卫平:论伟大建党精神先进性的三个维度

河海大学学报社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1-05

引用本文齐卫平.论伟大建党精神先进性的三个维度[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2):1-8.


作者简介:齐卫平(1953—),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   要: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中彰显出鲜明的先进性,其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规定。从物质基础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的先进性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从思想底蕴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昭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从初心使命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坚守,它把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基于物质基础、思想底蕴、初心使命三个维度研究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有利于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为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先进性;物质基础;思想底蕴;初心使命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概括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这一精辟提炼,赋予伟大建党精神以彰显先进性的重大意义。笔者拟从物质基础、思想底蕴、初心使命三个维度,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对提高理论研究深度有所裨益。


//一、物质基础之维: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变革的最终根源要到生产力发展中去寻找,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对苦难中国的时代回应,它自形成之日起就顺应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强大的精神伟力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发展的动力是精神产生的来源。伟大建党精神在何种层面上与物质相关联?中国共产党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是解读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路径,只有从中国生产力的分析出发,才能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形成更加透彻的认识。


回到历史的原点,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在经济凋零、社会衰败中不断向下沉沦,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遭遇民族耻辱的刺激下,一些中国人把救亡图存的希望寄予求强自富上,主张以发展经济作为救国之策,有的还喊出“实业救国”的口号。这样的愿望虽然不乏进步意义,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障碍不清除、羁绊不摆脱,发展生产力只能落于一厢情愿的幻想。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1840年后,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进行过不懈探索,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斗争。在民族危亡之际,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各种救国方案均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其代表的新思想能引领救亡运动,其建立的新组织能凝聚起革命力量。


面临民族危亡,若要为发展生产力扫清障碍,只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进程到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才有了这样的觉悟,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组织而有了付诸实践的载体。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明确自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它的第一个纲领强调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它的第一个决议中开首就提出“工人组织”的工作任务。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了首部《中国共产党党章》,首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要求推翻腐朽落后的旧制度,形成为中国发展生产力扫清障碍的思想自觉。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伟大建党精神首先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斗争中形成,具体表现就是唤醒工人阶级觉悟。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积极开展工人的思想启蒙工作,用政治意识促进工人阶级从自在的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李大钊宣传说,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资本主义失败,是劳工主义的战胜”,并预言,“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李达称颂“劳动者是地球的宠儿”“与神灵一样”“是幸福的源泉”。192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是中国工人阶级前所未有的重大节日,当天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都举办了专门的纪念活动,这是唤醒工人阶级意识的一场政治动员,促进了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此后不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广东和湖南等地,相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中国工人运动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走上了革命的轨道。


当生产力发展受到桎梏时,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的唯一途径。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不仅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以团结带领人民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为历史使命。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在落后贫瘠的经济环境下艰辛奋斗,努力进行革命根据地和边区的经济工作,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对于发展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也有明确的认识。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在全中国境内的实现,才能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并使之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在以革命为主要斗争任务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树立了使中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目标,形成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历史诉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走上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崭新道路。新中国面对的是一个经济烂摊子,毛泽东描述说:“我们现在坦克、汽车、大口径的大炮、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通过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社会深刻变革,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改变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缩小与世界上先进水平的差距。1956年,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指出:“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改变成先进的工业化国家”。1964年12月,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建设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国家,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由此,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动力。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此后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探索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能量。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体现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上,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号召解放思想、摆脱束缚、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放开手脚,“把经济搞上去,把生产力搞上去。”在经历了长期“左”倾错误实践的挫折后,邓小平恢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重拾信心,并用“小康社会”的诠释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内涵。在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社会变革深刻影响全球的情势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体现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自觉和精神主动。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内生产总值世界占比由改革开放初的1%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征程,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精心擘画和战略部署,以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创纪录的奇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成功战胜各种风险,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环节协调发展。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扩展改革开放空间,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推动生产力稳步发展。2013—201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超过7%,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载人深潜等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活力和韧性、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伟大建党精神的4句话32个字概括看,内涵的话语表达从形式上看没有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内容,但如果抽掉精神生成的物质基础,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就成为无本之源。为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话语表达。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实质性内容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创造厚实的物质基础。伟大建党精神源于这个实践逻辑而形成。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引着近现代中国找到了一条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正确道路,激发了推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释放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能量。


//二、思想底蕴之维: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精神与文化密不可分。从两者的关系说,精神是文化的表现,文化积淀精神底蕴。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个重要论述把精神与文化紧密相联系,为我们从文化层面上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启迪。


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过光耀的显著地位,对世界作出过巨大贡献。中华优秀文化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19世纪中叶,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进程被工业革命孕育产生的西方文明中断。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但是,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提供强大力量支撑的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精神追求。无论是在遭遇民族耻辱的悲惨岁月里,还是在受到重重阻扰和压制的和平环境下,中国人民都勇往直前地发扬伟大民族精神,谱写出壮丽辉煌的史诗。历史表明,近代西方文明通过武力淫威中断的只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进程,没有也不可能终结中华文化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始终在伟大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延绵不绝。


中华民族背负民族耻辱的直接感受从一次次战争失败开始,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曾长期以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念想被碾碎。从近代中国最先“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到后来进行的洋务运动,提出学习西方军事、发展经济自强求富的主张都把生产力落后作为痛切点。然而,当中国拥有了船坚炮利,把工厂、机器、电缆、铁路等这些近代生产力要素引入以后,发现自己的国家不仅生产力落后于西方,而且文化上也比不上别国。于是,文化落后成为近代中国先进人士感悟民族耻辱的又一个痛切点。近代中国这样的认知逻辑演绎出对先进文化建设的呼唤,作为历史的回应,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华民族进入近代后,面临着对整个民族生存方式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艰巨任务,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建设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近代中国社会各种思潮、政治派别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归根结底都要由其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来决定。伟大建党精神是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和变迁的重要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焕发着超越前人的文化觉悟和精神觉醒,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近代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蹒跚了80余年,中华民族在遭受外国侵略的同时面临着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的危机,一些士大夫为此痛心疾首。尤其是19世纪末西学东渐的思潮不断升温,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加深了爱国仁人志士的焦虑。如何破这个局?从文化层面理解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不仅是指赶走侵略者和推翻腐朽统治,更深刻的含义是实现由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实现人的个性解放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更新。近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沿着这个方向演进的。


1915年掀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思想启蒙的形式进行了一次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拷问的文化追根。知识界热烈讨论中外文化的差异,比较东西方文明的优劣,思考中国文化的走向,各种观点纷呈对峙,甚至吵得不可开交。以陈独秀为首的“新青年派”竭力主张汲取西方文化,反对以杜亚泉、梁漱溟等人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保守主张,成为当时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希冀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来“洗中国人的旧脑筋”,发出文学革命、精神解放、伦理觉悟、人格独立等呐喊,启蒙中国人的近代意识。然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为中国先进文化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因为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移植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根本行不通。1919年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使新文化运动转向新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作为新的文化形态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后,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面新旗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把文化作为重要斗争武器,毛泽东认为,进行革命斗争要有文武两个战线和两支军队,指出要战胜敌人首先必须依靠用枪杆子作战的军队,但是还要有用笔杆子作战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党领导开展左翼革命文化运动、推动抗战文化服务于反侵略斗争,都发挥出先进文化的革命作用。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深刻总结近代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纲领,明确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文化。1949年9月,毛泽东撰写《唯心史观的破产》一文驳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文章指出,艾奇逊之流所认为的比中国传统文化“不知高出几多倍”的西方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这一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马克思主义新文化使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个对西方文化优越论的有力批驳,从历史角度诠释了近代中国文化的嬗变逻辑,突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形态取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域的斗争,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向前发展。党中央提出“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树立了改变我国文化落后面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任务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主流地位,毛泽东强调“马克思主义学得多了,就会把旧思想推了出去。”《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于1951年10月至1960年10月陆续出版发行,在全国人民中掀起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装。党中央着力清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文化的影响,推进文化事业改革,端正大中小学的办学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人才。针对文化落后的现状,积极开展扫盲运动,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毛泽东提出要下决心把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号召,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指导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坚持了正确方向,取得了许多成绩,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石。同时,由于缺乏经验也在探索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尤其是“左”倾错误严重滋长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带来思想混乱和灾难,留下深刻教训。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把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软实力”建设的角度开始着力推动文化事业的改革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党中央拨乱反正,恢复正确的文化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迎来了春天。邓小平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也要受到破坏甚至走弯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文化建设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党中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要求全党必须抵制和消除落后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创造出先进健康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必须自觉地以文化繁荣发展来“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崭新姿态适应了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这些重要论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加强调查和深入研究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为深厚支撑,并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要求全党要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从而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贯穿党的百年历史实践的文化建设,虽然不同时期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文化是否先进是相对而言的。从历史坐标看,社会主义文化之所以比资本主义文化先进,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源于时代而又超越时代,以真理的发现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创造各种革命精神提供文化元素。百年历史实践中,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推动先进文化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品质。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和发展建立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历史实践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近现代中国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呈现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发展逻辑。从内涵上看,伟大建党精神揭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遵循,从文化层面上看则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思想凝结,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伟大建党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本质与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致性,而且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结合性。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根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古代中国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马克思主义文化则以伟大建党精神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进一步升华。伟大建党精神是昭示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面旗帜,深入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必须结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轨迹才能揭示其深厚底蕴。


//初心使命之维: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坚守//


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这是马克思阐明的道理。人类社会的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都有客观规律性,精神作为人们创造历史的实践产物,本质上是利益实现的要求。因此,考察人们的精神活动要从历史意志中去寻找形成的逻辑。历史意志集中体现为人民的选择,历史朝哪里发展、怎样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民的意志,历史发展规律通过人民意志来体现。


唯物史观强调人民创造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实践贯穿人民立场,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就是基于这个理论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在形成的开端就铸造了代表人民利益的红色基因。五四运动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尝试建立一个新型政党,他们超越了以往政党利益代表的阶级局限和力量依靠的思想狭隘,意识到人民群众就是自己政党最值得依赖的力量。以劳苦工农大众为代表的人民群众有力的实践活动,对伟大建党精神的铸造起了决定性作用,伟大建党精神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撑和拥护才能够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并丰富和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之源,根本就在于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都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这个根本要求上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规定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树立起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鲜明意识。1922年党的二大以面向群众的要求明确党的社会角色,强调不能使党离开群众而成为空想的革命团体。党的四大指出必须建立农民与工人阶级的革命同盟,促使“党的组织和群众树立更为接近的基础。”毛泽东在1925年指出,我们的革命就是为了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并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意识逐渐深化,逐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身的利益。在人民意识的基础上,延安时期毛泽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辟概括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提出了党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作风,确立群众路线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发扬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力量支撑。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迈上建设新世界的新历程。毛泽东指出,我们为了人民利益而工作,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与民争利,要求全党必须坚决反对不了解不关心群众痛苦和基层组织的官僚主义。毛泽东把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指出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强调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设好、巩固好。1951年,周恩来接见来京的老根据地代表时指出,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来,过去所取得的胜利都是在人民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人民群众这个“本”。刘少奇指出:一切党员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党员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党代表人民利益的原则,“一切自私自利的人,不肯为人民牺牲自己的人,都不能做共产党员。”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会议上强调在全面执政的条件下要更加自觉地坚持群众路线,为代表人民利益掌好权、执好政。发扬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的伟大建党精神,为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提供了力量支撑。


改革开放后,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创造奇迹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把密钥。邓小平强调党开展工作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衡量标准。江泽民指出,要关心群众切身利益,关注改革和建设中可能引发的新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胡锦涛指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出彩亮丽的转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方位开放的实行、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和实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开始过上日益富裕的生活,老百姓不再满足于有饭吃有衣穿的温饱水平,向往吃得好、穿得美、环境优良、身体健康、幸福安康的殷实日子。


进入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坚毅的创新作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作为治国理政的目标,努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使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深切感受。


伟大建党精神诞生于人民群众的希冀和呼唤,它合乎逻辑地把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作为其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思想圭臬,“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要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践品性,“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坚守。伟大建党精神以彰显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立场坚守而体现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先驱们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在贯穿百年实践的发展中代代相传、不断光大,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和称颂。


//四、结语//


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并在长期艰苦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一笔无可估价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承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伟大建党精神这个重大概念虽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时候正式提炼出来,但却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深刻思想内涵。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永恒的课题,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永久任务。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必须从学理层面加强研究,为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的作用提供现实启示。当代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前进道路上任务和使命更加艰巨,挑战和风险更加严峻,以什么样的精神姿态走好奋斗路,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重大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率领中国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接续奋斗,在新的赶考路上,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再创新辉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面图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官网,若有侵权,联系可删。

点击“阅读原文”,登录我刊官方网址(https://jour.hhu.edu.cn/hhdxxbsk/home)并查阅近期完整版PDF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往期精彩回顾









2022年第2期目次+摘要


2022年第1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6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5期目次+摘要


2021年第4期目次+摘要


扫码关注《河海期刊》


新媒体编辑:河海大学期刊部媒介传播工作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